CONTACT   FB   IG   MAP

從「材質」作為敲門磚,看見時間與文化的累績


保有材質之美,符合現代生活;忠於本質,從內而外改變與突破            

材質不單單只是原料、物質,材質的不同面向可以大致地分為三個層面,分別是工藝、歷史代表性,以及如何打破傳統與突破。

2018年臺灣文博會我們策劃了「Body Making 手造工藝」,其中我們探討的是,材料需生長多年,技藝養成也需要時間沉潛磨練,人同樣經歷多年生活實踐與體驗,才能深化出貼近生活的提案,這三個要素都需時間耐心等待。展覽中透過「時間」的觀點,探討時間對工藝的意義,進而讓觀者也思考時間對自己的意義。

可以試想一張家家戶戶都有的竹椅,從竹材工藝發展到加入機具生產製作的木材傢俱,再到金屬加工與塑料射出成型,生活背景也從家庭生活、親子照顧到辦公座椅、冰果室的流行等。到了現代,個人意識與在地性的自覺,以2000年之後,蓬勃發展的座椅設計為例,更是帶出如企業接班新一代的想法與企圖,設計與工藝跨界的大膽材質與造型嘗試,當然也有回應混搭的時代性,以及對於過往美好懷念而重新詮釋復古的新作品。


從歷史角度來看,顏水龍先生提倡美感啟蒙生活運動開始,當時設計的竹椅子,將在地的工藝材料結合傳統技術與造型,希望將傳統手工藝,分工製造大量生產,採用的形式也以竹子的原形為主,在最少材料的浪費下,透過西方包浩斯的風格設計,將產品單元化,透過設計使生產科學化、合理化以及利於組裝性,既保有材質本身之美,又符合現代生活形式與風格,同時促進經濟發展,作為台灣工藝復興運動的開始。

但時間走到現在,當代許多工藝雖說是保留傳統,但許多產品與製作的方式,仍然無法跟上時代。保留傳統的含義並非守舊,如岡本太郎在《日本的傳統》書中所提及的,傳統即創造,一切人類能夠碰撞、把握、消化的東西,都應該轉化成我們的食糧。「唯有強健而全面的生命激情,才能成為新傳統的證明。」於是從台灣工藝歷史的角度來看,深刻研究傳統學習老技藝是重要的,忠於材質的本質也是必須的,但不能只是固守成規,必須從內而外的改變與突破。

圖說|工藝是一門身體力行的功課,從工藝製作的過程切入,形成物件的要素有「人、技術、材料」,而這三個條件是透過「時間」才能相遇。透過「時間」的觀點,探討時間對工藝的意義,進而讓觀者也思考時間對自己的意義。


#Material